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——我校召开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实施说明会 教务处 | 2025-10-30

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,全面推进《劳动教育》课程建设,10月28日下午,我校教务处联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,在实训楼201组织召开《劳动教育》实践项目实施说明会。教务处处长陆霞、副处长胡玮,劳动教育教研室主任陈丽侠及48位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参会,共同探讨劳动教育实践创新路径,明确项目实施重点。

会议现场

会上,劳动教育教研室主任陈丽侠首先对《劳动教育》课程整体安排与实践项目申报情况进行系统介绍。本学年共有48个实践项目成功立项,内容涵盖校园环境维护、社区志愿服务、非遗技艺传承、美食制作、废物利用等多元领域。项目设计既贴合学生成长需求,又充分彰显教师团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与创新活力,为课程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陈丽侠老师主持会议

围绕项目实施路径,陈丽侠结合2024学年优秀实践案例,分享了项目创新特色与优化方向,并对本学年实践提出明确要求。她强调,项目推进需始终以“安全”为前提,同步完善过程性评价机制,通过教师精准引导推动学生深度参与——既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实用技能,更要帮助其塑造“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”的价值观,坚决杜绝“重申报、轻实施”的形式主义问题。

作为江苏省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特等奖获得者,李东娇老师以“趣采茶、学制茶、展茶艺:茶文化传承劳动教育实践”项目为例,分享了实践经验与建设思路。她详细解读省级优秀项目评选标准,梳理出“技艺传授—采茶制茶实践—茶艺文化展示”的闭环实施模式,强调“以学生为主体、以兴趣为导向”的理念。该项目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推动非遗茶文化传承,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复制、可借鉴的实践范例。

李东娇老师分享经验

教务处处长陆霞在总结讲话中对全体教师支持劳动教育建设、教研室推动课程落地的成果表示肯定。她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探索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,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;二是借鉴优秀案例,精心设计实践活动,让项目成为学生“增长本领、锤炼品格”的平台;三是总结提炼经验,形成可推广模式,助力学生树立劳动光荣价值观。

下一步,我校将深化教务处、劳动教育教研室与项目负责人的协同联动,定期开展劳动实践体验课,并通过实地考察、校企(地)共建等模式拓展实践场所,搭建覆盖农业生产、社区服务、非遗传承等领域的多元平台,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。(人文社会科学学院   陈丽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