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二级学院:
为进一步提升我校专业建设水平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学校决定在前两批“专业贯标”工作的基础上,启动第三批“专业贯标”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工作目标
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、政策文件,全面落实国家教学标准(2025年版),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引导,指导和帮助各贯标专业实现规范管理,强化内涵建设,打造特色亮点,实现“三个100%”目标:100%专业对标新标准、100%课程融入数字技术、100%教师参与标准研读,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。
二、主要任务
对照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平台中的《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(2025年修(制)订)》等文件,强化职业综合素质与行动能力培养,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专业教学,对各贯标专业开展自评和检查,分析专业现状,查漏补缺,构建"标准引领、动态调整、产教协同"的专业建设机制,努力实现专业建设的规范化、科学化、特色化。
三、贯标专业
序号 | 所属学院 | 专业名称 | 专业负责人 |
1 | 医学院 |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| 张婷 |
2 | 机电工程学院 | 新能源汽车技术 | 庄旭 |
3 | 信息与软件学院 | 计算机应用技术 | 秦晓燕 |
4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 视觉传达设计 | 张薇 |
5 | 国际商学院 |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 | 王昊涵 |
四、工作安排
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:
第一阶段(2025年3月——2025年5月):“专业贯标”自评阶段
各专业需对照“三个标准”,完成以下任务:
1. 撰写《专业建设方案(2025-2027)》,于2025年3月31日前报送教务处;
2. 完成自评报告,于2025年4月30日前报送教务处;
3. 整理支撑材料并做好接受“专业贯标”检查的准备工作。
第二阶段(2025年6月):“专业贯标”检查阶段
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、访谈座谈、查阅材料等方式对各专业进行检查,并反馈评价建议。
五、贯标形式
1. 听取专业汇报;
2. 访谈相关人员;
3. 查阅原始材料(见附件);
4. 考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;
5. 教学观摩。
六、工作要求
1.加强领导,责任到人。建立"学校-二级学院-专业"三级联动机制,实行目标责任制。教务处设立贯标工作专项督导组,定期通报工作进展。各二级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"专业贯标"自评工作小组,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,应统筹规划贯标工作实施方案。教学副院长负责具体推进,贯标专业负责人牵头实施,建立"专业负责人-课程负责人-骨干教师"三级任务清单,将责任落实到人。
2. 研训结合,分层推进。开展"标准认知提升培训",重点围绕2025版专业教学标准、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和职业学校专业(类)岗位实习标准。通过"集中学习+分组研讨",确保教师参训率100%、标准认知达标率100%。
3.精心组织,抓好试点。各院要按照学校的进度安排,精心组织“专业贯标”,抽调工作能力强、认真负责的骨干教师,做好贯标专业的相关材料及各项准备工作。
4.对标诊断,精准整改
对标国家专业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指标,查漏补缺。重点核查"五个是否":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体现新标准要求、实践教学是否落实校企协同机制、课程体系是否融入数字化要素、质量评价是否引入企业评价、师资结构是否符合"双师型"要求。建立问题台账,制定整改计划。
教务处
2025年2月27日
附件1:xxxx专业贯标检查材料目录
附件2:XXX专业建设方案(2025-2027)
附件3: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(2025年修(制)订)
附件4:职业学校专业(类)顶岗实习标准
附件5: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(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