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二级学院:
为推进课程建设,促进优质课程共享,鼓励教学内容、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,根据教育部办公厅《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》(教职成厅函〔2023〕20号)精神及学校教学工作安排,学校启动了校级优质培育课程的建设工作。经各二级学院遴选推荐,学校评审,批准23门专业核心课程、4门公共基础课程为优质培育课程(见附件)。为做好课程建设工作,特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建设计划
优质培育课程,建设期为1年。建设期满,教务处组织验收,验收合格的课程将授予校级优质课程称号。
二、组织与实施
二级学院负责课程的建设,应聚合学院优质资源,确保课程建设目标实现;课程主讲教师负责课程建设与运行的具体工作。
三、建设要求
1. 课程有先进的教学理念。坚持立德树人,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,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,实施课程思政改革,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、主渠道作用。
2. 课程有丰富的教学资源。课程团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、网络教学平台、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资源,丰富教学内容,提高教学效果,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。
3. 课程有优秀的教学团队。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、理念先进,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。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,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、较高学术造诣,积极投身教学改革,教学能力强,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、提升教学质量。
4. 课程能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。课程设计科学,教学目标清晰,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,注重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培养,内容符合政治性、科学性、先进性、适用性、规范性要求,体现职教特色。注重开展启发式、情景式、案例式等教法改革,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健全,课内课外混合式教学形式多样。
5. 课程有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。课程团队要建立健全课程质量标准、评估体系、监督机制、反馈机制,定期对课程进行自评、互评、专家评、学生评等多维度的质量评估,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,不断提高课程质量。
四、保障措施
1. 学校对培育建设的课程给予1万元/门的建设经费支持,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建设。
2. 对于校级优质课程,学校将择优推荐申报省市级优质课程建设项目。
3. 学校将以示范课、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相应的经验交流活动,并以适当的形式宣传推广,提高课程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。
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,创设良好的建设条件与措施保障,按照课程的建设标准和规划启动建设,共同推进我校优质课程培育工作,促使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。
教务处
2024年1月2日
附件:第一批校级优质培育课程名单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负责人 | 所属学院 |
1 | 护理学基础 | 庄梅宝 | 医学与公共服务学院 |
2 | 解剖学 | 唐英 | 医学与公共服务学院 |
3 | 外科护理学 | 张瑞锋 | 医学与公共服务学院 |
4 |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| 沈素嫣 | 医学与公共服务学院 |
5 |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| 苏朗 | 机电工程学院 |
6 |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| 朱佾 | 机电工程学院 |
7 | 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| 胡诚 | 机电工程学院 |
8 | Python基础编程 | 郑永爱 | 信息与软件学院 |
9 | 三维软件基础 | 李月峰 | 信息与软件学院 |
10 |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| 赵志敏 | 信息与软件学院 |
11 | AutoCAD 制图 | 张金威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2 | Sketchup 草图大师 | 江水明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3 | UI界面项目 | 张薇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4 | 产品包装项目 | 朱徐庆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5 | 二维动画短片创作 | 韩美英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6 | 建筑识图与制图 | 孙雅琼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7 | 效果图设计(3DS MAX) | 施楠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8 | 住宅空间设计 | 汤云叶 | 艺术与建筑学院 |
19 | 财务会计(上) | 陈莉崟 | 国际商学院 |
20 | 高速铁路乘务实务 | 牛伟 | 国际商学院 |
21 | 网店运营推广 | 黄雨薇 | 国际商学院 |
22 | 新媒体营销 | 丁丹 | 国际商学院 |
23 | 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 | 王东生 | 国际商学院 |
24 | 计算机应用基础(信息技术1) | 李凤盼 | 信息与软件学院 |
25 | 公共英语 | 刘洋 |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|
26 | 思想道德与法治 | 蒋婧杰 |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|
27 | 体育与健康 | 高亮 |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|